2019-08-24
收藏
体积和容积
1.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解答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实际问题;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量单位,学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和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实物的例子,还可以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之前,让学生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指导学生有序地数,以便研究相对的面的形状和大小的特点。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用学具试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操作活动有许多变化方式,学生从中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剪一剪”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这个活动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认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是为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做准备。“填一填”意在帮助学生找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也是为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做准备。在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突出了两个要点:一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要依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是归纳计算公式。
3.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①重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②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③边实验,边收集数据,边思考;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4.教学容积时,教材用举例的方法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建立容积的概念。教学时,可以进行“往盒子里装东西”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接着教材介绍了升和毫升。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用升和毫升作单位。认识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L=1dm3,1mL=1cm3。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 体积和容积 2课时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课时
5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课时
6 整理与练习 1课时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1课时
四年级数学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2015)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课堂练习(北师大)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公顷平方千米练习题(2015年)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七单元课后练习(人教版)
2015-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梳理点
2015学年小学生三年级数学知识点:第七单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计算练习题(2015-2016)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课后练习(毫米、分米的认识)
2015-2016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课后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与面积练习题(第八单元)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模拟题(新青岛版)
2015-2016五年级数学摸球游戏课后练习题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冀教版)
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随堂练习:第七单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6.1)
2015-2016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和因数随堂练习
精解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易错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课堂练习题——北师大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验卷(西师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01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知识点
详解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相交随堂练习(15年)
详解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题(苏教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苏教版)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第七单元(上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