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3
收藏
4画角
一课 时
教学内容
画角。(教材第43~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2.初步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画角的方法,并能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具学具
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量角器量出一个角的度数,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生: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反过来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要你画出这个角,你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画法。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你能画一个60°的角吗?
学生尝试画角;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边演示边讲解自己是怎样画角的?
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讲解。
师:到底该怎样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呢?请仔细看看,与你想的一样吗?跟同学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3)
学生阅读之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由学生叙述画角的步骤(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再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最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教师演示画角过程。
师:同桌互相制定角的度数,并画角;然后让同桌量一量画的是否正确。
学生进行画角、量角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的作图习惯。有些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徒手画,还有学生画图后不检查,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安排了同桌互相指定度数画角,互相测量检查的活动,积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怎样用量角器画角?还存在不清楚的问题吗?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请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考查知识点:画角;能力要求:能按指定要求画角)
B类
用三角尺画一个105°的角。
(考查知识点:画角;能力要求:掌握画角的多种方法)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略
B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43页“做一做”
1. 钝角 直角 平角 锐角 2. 略
教材第44页“练习七”
1. (1)能画无数条直线。 (2)只能画一条直线。
2. 估计略,45° 45° 90° 30° 60° 90°
3~6. 略
7. (1)110° (2)140° 40° 140°
8. 画图略,有一个钝角。
9. (1)√ (2)✕ (3)√
10. 45° 145° 60°
11. (1)略 (2)可以得到45°、90°、135°、°180°、225°、270°、°315°、360° 的角。
12. 画角略,锐角、锐角、锐角、直角、钝角、钝角、平角。
13. 略
14. 略
15. 相等。因为第一幅图中的∠1=90°-∠3,∠2=90°-∠3,所以∠1=∠2。
因为第二幅图中的∠1=180°-∠3,∠2=180°-∠3,所以∠1=∠2。
板书设计
画 角
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再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最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积公式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汇编
高中数学知识点:平面向量
逻辑学悖论--说谎者悖论
高中数学数学归纳法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测试题(有答案)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推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条件概率及互相独立事件
高中数学知识点:古典概型
高中数学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检测试题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训练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知识点:二项分布
高中数学类比推理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高中数学知识点:演绎推理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检测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数列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综合检测(带答案)
高中数学函数及其表示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训练题精选(带答案)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知识点:几何概型
高中数学知识点: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知识点“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习题
高中数学归纳推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函数的最值与导数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知识点:算法及流程图
高中数学知识点:抽样方法
高中数学知识点:圆的方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