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收藏
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练习二十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教材第98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新知研讨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2.出示问题。
展示例5如下的数据表,出示明明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第一周240个
第二周38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明明提出的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如:192
219=200200=400,192219=190220=410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6.延伸拓展。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北京课改版八上13.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1.4《分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2.1《平方根》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2.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3.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2.1《平方根》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2.3《用科学计算器开方》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1.4《分式的加减法》(第一课时)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3.11《勾股定理》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3.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1.3《分式的乘除法》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2.4《无理数与实数》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3.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1.1《分式》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4.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1.2《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二课时)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3.11《勾股定理》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1.1《分式》word学案
2012京教版八上13.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1.2《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4.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2.4《无理数与实数》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1.3《分式的乘除法》(第二课时)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4.3《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1.1《分式》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八上13.4《全等三角形》word教案
2012京教版八上1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上13.6《等腰三角形》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