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收藏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列表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独立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的生活联系,体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
2.引入新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板书: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
问:可以用什么方法理解题意呢?(列表整理、画线段图)
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呢?(从条件和问题想起)
二、学习例2
1.(1)出示例2中的问题: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 让学生明白就一个条件是不能做的并思考补上一个条件.
问:求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 你会列式吗?(不能)为什么?那应该补上一个什么条件?
那如果每小时水位下降10厘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出示例2题目中的信息。
如果每小时水位下降10厘米
这个条件改成了(出示例2的信息)
读题中的信息。
理解并获取题中有用的信息。
从这张表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引出:水库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板书)
再仔细观察:哪些量在变化?哪个量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引出:每小时下降的速度不变,放水时间越长,水位下降得越多
问:条件中你认为哪句话也很重要?
师:照这样的速度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再说一遍。
2.自学。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巡视学生的解法,对于部分后进生给予指导。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列式解答。
2.思考:你是怎样确定先算什么的?
3.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4.你还想到的解法是 。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的解法是怎样的?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师:倾听学生的解法,并把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不同解法的解题思路。
解法1.120(122)
解法2.120122
解法1先求出水位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解法2水位一共下降的高度是2小时下降高度的几倍,那所需要的时间也是2小时的几倍。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四则运算
教学心得 如何提高孩子计算正确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上课所思所想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多项式运算
数学中最著名未解难题之一!“黎曼猜想”证明尚待检验
教学工作反思 我们的不成熟,透漏着自己的狭隘
新学期工作思路 立“军令状” 后
微课人教版四年级《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开课《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学小论文 我用信息技术解决了“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定义与定义式
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小故事 一次“满意”的小测试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查数练习题
读书笔记 读《数学基本思想18讲》有感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二次函数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圆的概念
学习心得 《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之几何直观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大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培优辅差计划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概率统计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代数定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差计划
概念学习之五年级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反思
《圆周率的历史》教学反思
我的新手之路——第一次参加数学教研心得
2019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旋转
教学心得 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