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收藏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数学)四下第70-71的例题以及72页想想做做的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桌准各12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学号的卡片。
设计理念:通过竟猜、操作、比一比谁写得多,找朋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文流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智力竞猜 引入新课
1、让学生进行智力竞猜春暖花香的季节,公园里许多人在划船,一条船上有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但总共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部分学生能猜出三个人分别是孙子、爸爸、和爷爷)
2、孙子、爸爸、爷爷的名字分别是韩韩,韩有才、韩广发。请学生以韩有才为中心介绍下三个人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出韩有才.是爸爸,韩有才是儿子的语句,这时引导学生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准的儿子。
3、上述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表述时一定要完整。并向学生说明自然数中某两个数之间也有这种类似的依存关系倍数和因数。
设计说明:智力竞猜走学生喜欢的形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之心,竞猜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此引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七法宝
深化数学美的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数学语言教学
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偶然事件的规律
2015中考数学复习:总结反思做好最后“会诊”
2015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的步骤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探讨
从《周髀算经》看古代数学水平
掌握记忆技巧,确保记忆效果
数学:这样的钟表你能看得懂吗
培养反思习惯 提高数学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合作学习
古希腊数学家的墓碑碑文难题
2015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复习重在把握要点
激活数学概念学习的十个要点
高考数学三轮复习如何提高模拟练习效果
一年级数学题难倒家长:3+7可解决什么问题
阿拉伯数学家分财产
谈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数学家柯克曼提出的女生问题
“小餐馆数学理论”和“小餐馆数学理论推动力”
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心得
初中数学复习浅谈
恨他 就让他去解费马大定理
2015中考数学高分秘诀:应考“四步走”
完全数的前世今生
2015中考数学如何审题才不易失分
数学的起源:结绳记数和土地丈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