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2
收藏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教案
学情分析:
借助符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是代数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飞跃到代数思维一个新开端。本节课字母表示数,首次为学生开启了代数知识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石,其作用与地位不言而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读儿歌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充分感受到永远也读不完从而产生探究新方法的需求,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真正经历用字母表示数这种方法形成的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发现用字母表示数,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体验探究的乐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一首儿歌,我怎么也说不完,你们来帮我好吗?(出示PPT主题图及儿歌)
二、探究新知
1.用字母表示数
学生齐读儿歌《数青蛙》,师:你们能把儿歌说完吗?那大家能不能想办法用一句话把儿歌说完呢?指名回答:生1:几只青蛙几张嘴。生2: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那大家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这首儿歌呢?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适当说出可以用字母表示数)。指名汇报:a只青蛙a张嘴大家真厉害。一句话就帮我把难题解决了。这里的字母都表示了什么?对:这里的字母都用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数)。那么这里前面的a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数)后面的一个a表示什么(青蛙嘴的数量)。前面的a和后面的a一样吗?(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字母表示的是相同的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3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2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小车下滑的时间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2三角形的外角和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三角形的外角和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7.1.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确定与不确定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1瓷砖的铺设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6.2.1方程的简单变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1 认识不等式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4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1认识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速度的变化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7.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2.3三角形三边关系概念课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8.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