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收藏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定律的认同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乘法运算定律,体验运算定律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乘法交律换律和结合律的算理,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设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知道,现在全国都在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在校要保证多少长的运动时间吗?(1小时)
2、据我所知,你们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每天都要统计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这就要用到加法和乘法等一些运算,为了使统计又快又正确,就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3、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 生答后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 = b+c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
4、学生们都学得很好,今天吴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乘法的运算定律(板书:乘法运算定律),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出示P61主题图。
(2)这是实验小学四(7)班第一小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图片,从图片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从图片中,你知道让我们求什么问题?
(4)如何求呢?还可以如何求?
( 板书:53 =15(人)35=15(人))
(5)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6)它们的积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号连接起来?
(7)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生答师板书)
(8)计算验证。
(9)观察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10)组织汇报。
(11)根据这些特征,你还能说出含有这样规律的等式吗?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报算式,你们说出和它相等的另一个算式。(后师生交换角色)
(12)刚才大家说得又对有快,下面老师再出两个难一点的,你们会吗?
板书:1.52 =1/2 1/3 =
(13)像这样的等式能说完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表示这样规律的等式呢? (板书: ab = ba)
(14)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运算定律呢?
师: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15)同学们,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应用过乘法交换律,你知道在什么地方用过乘法交换律?
(16)练习:列竖式计算并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1715
我的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亲历体验数学学习--小数论文
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构建有效性的教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
数学作业中如何巧用评语
给学生一个彩色的数学课堂
也谈小学数学论文撰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书面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差生数学成绩
在实践体验中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浅谈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运用多媒体手段 促进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中情感化教学的应用
上出“数学味”的数学课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课堂教师要充满激情
浅论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CAI教学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课题论文
数学课也要讲究语言艺术
浅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堂小结艺术浅析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内涵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