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1、观察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巩固练习:
1、游戏形式完成练习十五第四题。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看到的完整图象是什么?镜子里外的事物是什么关系?
2、独立完成第5题,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3、你觉得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6高二数学五大解题思路
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知识点:函数的表示法
高二数学理科寒假作业答案2015
2016届高三上期中联考数学试题(理)及答案(word版)
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知识点:函数的概念
2016-2017学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答题技巧汇总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册数学三角恒等变换课时训练2016
高二数学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同步练习题2016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相似三角形教学计划进度表
2016年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数学下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同步练习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文科数学高分捷径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知识上不留下盲点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数学模型法讲解
2015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计划(上册)
高二数学教案:含对数的函数教案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浅谈交流
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理)
高二下册数学第三章同步练习题: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教学计划(精编)
沪教版高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2016年高二数学解题技巧
2015-2016郫县高二数学上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科)
高二数学完美假期作业本答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16-17学年高考数学答题技巧精选:选择题十大技巧
2016届高三上学期理科数学期中考试题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临场发挥绝招
2015—2016学年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试题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