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收藏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一、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教学难点:
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2015小学四年级上册六单元统计数学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常考的四个知识点——“数、行、形、算”
2016年小升初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2016年小升初数学的应用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整理:角的度量
必修一高一数学第三章专项练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小升初数学数的性质和规律大全
六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联系实际,让“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
2015—2016学年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小升初数学甲乙丙三数之和的应用题
小学秋季学期五年级第九册数学期中试卷(2015年)
2015最新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平行线的性质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数学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
(2015年)秋期初二数学第五单元考试试题
2016年小升初毕业复习的几点做法
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小升初甲乙粮仓的数学应用题
2015年秋季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年小升初数学约分和通分的知识点
人教版秋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卷(2015年)
小升初学习数学的九个思想方法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之甲乙两地答案
小升初数学数量关系的计算公式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直线、射线、线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练习题
小升初考好数学考试的五大技巧及方法
2016年小升初数论知识汇总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测验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2015年-2016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