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收藏
不知不觉,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年又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的两位老师能踏踏实实地按照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现将我们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
学期初,我们组在认真学习一些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第一册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从交流到集体商讨,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教学中,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
二、教学常规。
我们组的老师按学校提出的备课标准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认真反思,认真小结,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将差生拉到身边进行个别辅导,从不间断,课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三、资源共享。
我们组是个团结的组。大家总是把自己在往年教学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供全组老师探讨学习,还经常在空课时间里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整个小组团结协作,既吸收了外界的教育信息,又腾出了时间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被安排听随堂课,组内的老师都能按时听课,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大家在评课中畅所欲言,对执教者和听课人来说,都是一次提高。平时我们也积极参加校、区教研活动,并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在组内交流。
五、需改进的方面。
1、由于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很浅显,对于教材的解读能力还不够,导致本备课组工作成效不明显,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待加强和提高。
2、我们每位教师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进步,对于听课“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3、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要多阅读教育刊物,多写教学反思,用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3频数分布折线图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1多边形(第1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命题与证明复习课件(浙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4.1定义与命题(2)课件
4.2证明(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4.1定义与命题(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3.1频数和频率(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1多边形(3)课件PPT
4.2证明(3)课件1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4.2证明(2)课件1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5.1多边形(第3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4.3反例与证明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1多边形(3)课件PPT(浙教版)
4.1定义与命题(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证明(三)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4.1定义与命题(1)课件1(浙教版八下)
6.2.1菱形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4中心对称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5.6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1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二次根式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频数和频率(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6.1矩形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下5.1多边形(1)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期中复习课件
5.6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4.1定义与命题(1)课件2(浙教版八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矩形课件
第一章二次根式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