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收藏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灵活选择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数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
(3)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二:先写出8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三: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从小到大写出8的倍数,边写边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第一个是6的倍数的,就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指出: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 千克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乘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循环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五讲《逻辑推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认识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因数和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面积的含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猜生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营养午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秒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统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平移和旋转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四讲《图形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 长方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三讲《和差倍》
认识图形的面积 说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 四边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