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收藏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灵活选择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数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
(3)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二:先写出8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三: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从小到大写出8的倍数,边写边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第一个是6的倍数的,就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指出: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1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一年级数学基数和序数2
一年级数学数学乐园2
一年级数学6、7的认识1
一年级数学认位置教案
一年级数学9加几1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3
一年级数学猜猜我是几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2
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左右2
一年级数学分与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3
一年级数学比较案例分析
一年级数学比高矮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1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2
一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1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1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4
一年级数学基数和序数1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写法
一年级数学图形拼组
一年级数学认物体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