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收藏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灵活选择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数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
(3)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二:先写出8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三: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从小到大写出8的倍数,边写边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第一个是6的倍数的,就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指出: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小学数学公开课一节课引发的思考(听课反思)
新教师第一次参加数学教研心得
教研活动心得 教、学、评一致性方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本色
小学数学教师随笔感悟之跟岗研修后的感想
小学三上数学《口算乘法》教学体会感悟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叙事推荐《一起读试卷》的好处
同课异构五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听课反思
公开课“用字母表示数”评课记录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总结
小学数学循环小数公开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听课反思 听两节倒数的认识后的思考
课堂不能让学生成为“听课”者 感悟随笔
小学数学老师教育心得 如何纠正农村学生数学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2019学年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老师的“微班会”记录
《三位数加三位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之针对期末考试的思考和改进
小学2019学年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
教育部审定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例 从《画角》看孩子的动手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上册期末复习的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老师数学随笔之好习惯益终生有感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