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灵活选用试商方法,提高试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策略解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被除数、除数的数字特点,灵活选用试商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题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 )里最大能填几?
30×( )<95 61×( )<540 48×( )<380
(二)探究试商方法
1.全体笔算,比比谁算的又快又准。
130÷26=5 312÷39=8 243÷48=5……3
432÷48=9 603÷67=9 115÷23=5
2.根据求得的商,给算式分类。
预设:
(1)分三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的是一类,商等于9的是一类。
(2)分两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或9的是一类。
3.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规律。
(1)折半商5
①130÷26=5 243÷48=5……3 170÷34=5
想:上面三道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 ),这类题的商一定是( )。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试商5,记作折半商5。
②把刚作过的 243÷48=5……3,改成:247÷48=4……45,引导学生想: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的一半( ),这类题的商应是( )。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接近一半时,试商5或4,记作折半商5。
观察比较:196÷39;140÷26
师: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更合适的试商方法,可以减少试商的次数,提高计算速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商有规律,肯定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折半商5”的规律。
(2)同头商9或8
270÷29=9……9 603÷67=9 312÷39=8
想:①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 ),但很( )。
②被除数和除数的第一位数字( ),这类题目的商应为( )。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但很接近,且被除数的第一位数字与除数的第一位数字相同时,不商9就商8。(近商9远商8)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五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检测题1
九年级数学上册学习探究诊断检测试题6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考试题2
九年级数学上册学习探究诊断检测试题4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考试试题4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质量测试试卷1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考试试题6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调研考试试卷
九年级数学你能证明它们吗同步练习1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考试题4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九年级数学模拟调研考试题2
九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检测题3
九年级数学你能证明它们吗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验题
九年级数学列代数式检测题
九年级数学模拟调研考试题1
九年级数学下册5月调研测试试题1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测试题2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考试试题1
九年级数学列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检测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考试试题5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测试题1
九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检测题4
九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检测题1
九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考试题3
九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检测题3
九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检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