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收藏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个性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节教学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圆是最常见的平面图形,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知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探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方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一、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圆的面积
学生透过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透过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拓展到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潜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得到了提高。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资料立体呈现
透过学生的操作,教师再运用Flash动画演示、幻灯片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这样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得到分散。透过计算机的声、光、色、形,综合表现潜力,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分层练习,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从三个不一样的层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第一,基础练习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习收集了身边的实际资料,让这节课所学的资料联系生活,得到灵活运用;第三,综合练习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知圆周长,先求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潜力。在每一道练习题的设置上,都有不一样的目的性,教师注重了每个练习的指导侧重点。
总之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主动地探求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测试题(2)
名师指导:培养数学素养 巧解初二综合题
小学阶段必备数学符号的读法大全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直线
立方和公式
初一数学有理数练习题
2017高考应考指导:给优等生的数学备考建议
听课反思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听后感
换底公式
初一数学《4.1点线面体》检测试试题(人教版)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
初一数学应用题:应用题精选15题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2017年高考生复习计划:数学复习指导
初一数学练习题:直线
过来人支招:影响高考数学成绩的原因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测试题(1)
高考名师建议:从一道函数题看高三数学学习法
立方公式大全
初一数学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2.3相反数
小学阶段数学公式总结:行程问题公式
初一数学应用题:初一数学应用题精选30题
2017学年初中数学教研组下册工作计划
高考90天倒计时:三类学生高考数学提分技巧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2.2数轴
小学常用数学公式 从此数学不发愁!
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乘除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