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收藏
圆的周长是小学阶段最后掌握的有关周长的知识,此时学生已有长、正方形周长作基础,学生已有能力自己去研究这部分知识。所以,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显示小花狗和小黄狗分别沿着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路线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比赛是否公平,它们跑的路程实际是什么?怎样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复习周长知识。利用问题设下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圆周长的学习打下伏笔。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圆的周长有效,对发规其他知识也有效,这节课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
本节课有两个难点:如何测量出圆的周长?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我采用了逐一突破的方法,层层深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圆的周长”后,我出示教具绳子、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揭示圆周长概念(板书),在揭示了圆周长概念后,接着师生合作用绕线法、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指导操作要点。
最后小组合作用两种方法量出圆片的周长,充分认识圆周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化曲为直思想的应用使学生感到必须探索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这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再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并且给学生更进一步讲述圆周率的相关知识。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
【必修2】3.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2
【必修2】1.2《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1
【必修2】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3
【必修2】1.2《直观图的画法》
【必修2】1.3《球的体积和表面积》1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
2.1.抽样方法之分层抽样(必修3)
【必修2】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2
【必修2】2.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必修2】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3
【必修2】2.1《平面》
【必修2】1.2《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2
1.3算法案例(第三课时)(必修3)
【必修2】3.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必修2】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4
【必修2】3.2《直线的方程》1
【必修2】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
【必修2】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必修2】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2.1.1随机抽样(必修3)
1.3算法案例(第一课时)(必修3)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
【必修2】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
【必修2】1.3《球的体积和表面积》2
1.3算法案例(第二课时)(必修3)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3
【必修2】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4
【必修2】2.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