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五下册“...

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8-11-05 收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3的就是1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3张饼的是多少张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交流一下对几个问题的看法:(发明与发现)

① 发明和发现是一回事吗?大家谈一谈什么叫发明,什么叫发现?

生①:发明是原来没有,经过想像创造出来,发现原来就有,后人逐步得到了。大家天天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发明的?还是发现的?

生①: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生②:运算定律是发现的,比如说加法的交换律。

生③:数学知识既有发明的又有发现的……

师:大家的分析很有见地,其实就像大家所说的,数学知识既有发现,又有发明,发现靠经验,发明靠聪明,积极地思维,一个好的数学家要发现和发明要兼而有之,才能发现数学世界的新大陆,今天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和张老师一起努力既能做知识的发现者,又能做知识的发明者。

【新授】

复习旧知,启动研究问题。【出示题组】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除法算式,看看大家谁的反应最快?(课件)

28÷4= 2÷100= 6÷4= 0.7÷2= 9÷10=

师: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

1÷6等与多少呢?

生①:0.1666…

师:1除以6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②:

师:这是你的猜想,光猜想不行,我们还得验证,经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通过一组口算,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6得不到一个准确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渗透了合情推理的思维方法。

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这是一个圆形纸片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把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当作一张饼,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张,该怎样列式?

生①:1÷3= 结果是多少张?(课件演示)

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2

师:每人分得1张饼的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3,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3张(板书)1÷3=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3(张)

d) 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①:3÷4

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剪一剪,拼一拼,看看结果是多少?

(小组合作)

交流

生①: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把每个人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一份,就吃了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师:谁能给他们组的想法提几个问题?

a:你们是几张几张的分的?

b:每人每次分得多少张饼?(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张),

c:分了几次,共分了多少张?(就是3个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张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d:怎样才能看出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师:谁是和他们分法一样的?还有更简单的分法吗?

生②:把3张饼摞起来分,每人分一块,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师:提出问题:

a:现在是几张几张分的?

b:每人分了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

c:3张饼的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就是多少张饼?

d:怎么看出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还得一张一张的摆)

师(小结):【课件出示】

把3张饼一张一张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张张饼,分了3次,共分得3个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张,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也可以把3张饼摞起来一块分,每个人都分得了3张的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板书)3÷4=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

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6

【评析】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张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

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如果把2张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1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用学具分一分。

生①:3=2/3(张)

借助想象,巩固研究方法。

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张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张吗?

生①:略。(课件演示)

5)刚才大家研究了分饼的问题,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计算9的结果吗?(7/9)

【评析】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观察算式,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大家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①: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师: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b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b≠0)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他们之间有区别吗?(小组讨论)

: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是一种具体的数量。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联系与区别。

小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说说刚才的研究哪些是发现的,哪些又是发明的?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我们发现的,但是分饼的方法是我们发明的。

2: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发明的。

【评析】学生的精彩的回答说明学生已经沉浸在了本节课的探索之中,且有了自己学习数学的思考与心得,这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期望的。

练习

出示上课伊始的口算题组

师:大家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些除法算式的结果吗?

教师解释0.7÷2=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7是可以的,这种分数形式平时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

【评析】本组练习使学生知道了不论被除数小于、大于或等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商,这样不仅加深和扩展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为讲假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总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分数的产生时,平均分的过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用分数来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蕴涵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都没有明确提出来,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假分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具体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直观演示是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前提。

由于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已经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熟悉,所以本节课教学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时并没有让学生操作,而是计算机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理解1张饼的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3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3张。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多少张饼,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充分操作,体验两种分法的含义,重点在如何理解3张饼的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继续让学生操作,丰富对2张饼的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3就是2/3张饼的理解。学生操作经验的积累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精心、具体的指导。本节课围绕两种分法精心设计了具有思考性的、合乎逻辑的问题串,“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学生展示完自己的分法后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a:你们是几张几张的分的?

b:每人每次分得多少张饼?

c:分了几次,共分了多少张?(就是3个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5张就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d:怎样才能看出是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4张?

问题的提出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

三、 用发展的思维去理解所学的知识,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

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只有把知识放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学生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比如学生在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练习时对于0.7÷2=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7,部分学生会觉着的小五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7表示方法是不行的,教师解释:这种分数形式平时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形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