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收藏
《课标解读》中强调“应当淡化对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准确地得到运算结果,比运算的熟练程度更重要。应当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看运算的速度。”这一目标的提出就要求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于学生运算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何谓算理?算理就是计算的依据、道理,它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新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怎样计算,也就是计算方法,所以从备课到上课,都是在背算法,教算法。作为已不再是青年教师的我来说,更是认识到算理的重要性。在我备课、上课过程中,我都在寻求本节课的算理是什么,怎样把算理讲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下面就我上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在讲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基本都是自学。学生自学完后,我就问了两个问题:1、分数加减的意义是什么?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减?虽说已有这样的基础,我认为还不够。我效仿名师黄爱华也出示了这样的几道题:3千克+4吨=5角+2元=这些题中单位前面的数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不能?再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法列竖式时,是怎么列的?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意味着什么?再想一想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是怎么对数位的?通过层层的问题,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到只有单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再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不能直接相加减。我问:那怎么办?学生马上说要先通分,再加减。虽说这节课前奏太多,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讲得反而太少,但我认为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什么必须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是记忆犹新的。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四)
泰安六中2011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中反比例函数复习试卷(1)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题(人教版)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十四)
湖北省宜城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河南省沈丘县八年级下期末试卷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一)
沪科版八年级下《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调研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五)
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试卷
2012年3月乐天中学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题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六)
深圳市南山区统考2011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东宝外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十一)
福建省星村中学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双井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苏科版八年级下期中反比例函数复习试卷(2)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2010—2011学年八年级期中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2章测试卷
南安市2010-2011学年初二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微山县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九)
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复习资料(三)
阳山中学2011-2012年八年级下《因式分解》单元测试
扬州2010—2011学年八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京教版九下27.1《探索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同步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