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收藏
《课标解读》中强调“应当淡化对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准确地得到运算结果,比运算的熟练程度更重要。应当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看运算的速度。”这一目标的提出就要求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于学生运算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何谓算理?算理就是计算的依据、道理,它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新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怎样计算,也就是计算方法,所以从备课到上课,都是在背算法,教算法。作为已不再是青年教师的我来说,更是认识到算理的重要性。在我备课、上课过程中,我都在寻求本节课的算理是什么,怎样把算理讲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下面就我上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在讲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基本都是自学。学生自学完后,我就问了两个问题:1、分数加减的意义是什么?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减?虽说已有这样的基础,我认为还不够。我效仿名师黄爱华也出示了这样的几道题:3千克+4吨=5角+2元=这些题中单位前面的数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不能?再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法列竖式时,是怎么列的?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意味着什么?再想一想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是怎么对数位的?通过层层的问题,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到只有单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再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不能直接相加减。我问:那怎么办?学生马上说要先通分,再加减。虽说这节课前奏太多,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讲得反而太少,但我认为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什么必须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是记忆犹新的。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兴趣•巩固•发展
阅读教学新理念剪影
执笔前的准备
把问题解决贯串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质疑
争论未能达成共识
谈如何转化中学数学学业不良的学生
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一项具有光明前景的科研课题
新课标”下对“数感”的理解和实践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课堂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发现、快乐、满足
数学金融学的重要课题
数学美的哲学断想
浅谈数学活动中的情感教学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
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女孩缺乏数学才能?
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对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的施教对策初探
“导”---贯穿教学课堂的一条线索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中国能走向数学强国吗?
回归生活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
孩子们给我第三只眼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