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9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了原由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交流、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样化。 课堂中我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的方法也不一样,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并在交流中内化计算方法,完善自己的方法。同时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验证,从多种算法中选取学生认为简便的计算方法。 在动脑筋猜一猜()+()=43,有多少种答案,你能有序地写出来吗?学生喜欢猜一猜的活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可是由于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的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把自己放在 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并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及时捕捉信息,使教与学真正容为一体。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整章测试题1(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苏教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检测题1(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2(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整章测试题2(苏教版)
初一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一次式和一次式的值》能力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训练题2(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意义》检测试题(苏教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1(苏教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三(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意义》检测卷(苏教版)
初一数学《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测试题(苏教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整章测试题1(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卷(苏教版)
2014沛县河口中学七年级数学周练测试题一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检测题2(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苏教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同步练习题(苏教版)
2014沛县河口中学七年级数学周练测试题三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2(苏教版)
初一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一次式和值》测试题(苏教版)
初一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测试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意义》测试题(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