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7
收藏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总复习》
复习内容: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课时安排:
约4课时
2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教学重点:
难点20以内数的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字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4=7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1.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2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7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4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24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8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4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31
认识东南西课件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23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4
2016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课时复习课件22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5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29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32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35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学案1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5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35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29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32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6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28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26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8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点阶段滚动检测7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5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3
探索勾股定理课件2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33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课时同步测试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