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收藏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接下来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因数与倍数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知识点**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c都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数与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两个不同的该概念,但又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3.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根据因数的意义,有序地写出两个乘积是此数的所有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每个因数就是该数的因能数。(2)列除法算式:用此数除以大于1等于1而小于等它本身的整数,所得的商是整数而无余数,这些除数和商都是该数的因数。
4.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之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3.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4.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5.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质数和合数 1.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是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
4.分解质因数的方法:(1):“树枝”图式分解法;(2)短除法分解。
**练习题**
一、按从小到在的顺序写出5和13的倍数各5个。
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各组数中,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因数还是倍数?请填在题 后的括号里:
45和5( ) 9和72( )
125和25( ) 69和23( )
17和51( ) 38和19( )
**参考答案**
一、按从小到在的顺序写出5和13的倍数各5个。
5的倍数:___10、15、20、25、30___。
13的倍数:___26、39、52、65、78___。
二、下面各组数中,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因数还是倍数?请填在题 后的括号里:
45和5( 倍数 ) 9和72( 因数 )
125和25( 倍数 ) 69和23( 倍数 )
17和51( 因数 ) 38和19( 倍数 )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基础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计时计算竞赛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应用题试卷
名师讲解2016高考数学全年复习策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纳税》同步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测试卷
有关单项式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阶段性检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检测卷
2015必备的初一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复习:多项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应用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数学课后练习:2015
精选初一数学公式:三角不等式
2015-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册水平能力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重点试题
2015必备的初二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能力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次函数的应用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整式加减
六年级数学上册《折扣》检测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检测题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五单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