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9
收藏
一、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65页。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连加。
1. 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
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2. 根据图意提问题。
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你能完整地来说一遍吗?(学生复述图意)
3.尝试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5+2+1=8(并板书)
4. 读算式。
5.比较不同。
师:你们看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个数,两个加号)
师:你能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吗?———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
5. 说算理。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6、小结: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究连减
1.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说图意(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3、根椐你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多少只小鸡?
师:你能完整地来说一遍吗?(学生复述图意)
4、尝试列式。
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怎样列式?(板书:8-2-2)
5、比较不同。
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
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连减)
师: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连减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5第1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生数学日记3篇
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的来历
小学趣味数学:市内购物
小学趣味数学:一百文一个桃子
小学趣味数学:奖金的发放
数学家的趣味故事六则
小学趣味数学:自作聪明的小猴
小学趣味数学:瓶子和门先生
小学趣味数学:曹冲称象的故事
小学趣味数学:刘墉与和珅
小学趣味数学:人体有趣的数字
小学趣味数学:巧分苹果
小学趣味数学:小兔子开店
小学趣味数学:梦游“零王国”
小学趣味数学:阿凡提猜珍珠
小学趣味数学:包公断案
小学趣味数学:机灵的小白鼠
小学趣味数学:神奇的小数点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九篇)
小学趣味数学:小狐狸卖瓜
蓝精灵提水--数学故事
小学趣味数学:五色指路石
算术符号是谁创造的
优秀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趣味数学:城堡中的珍宝
小学趣味数学:农夫过河
小学趣味数学:百战百胜故事
小学趣味数学:唐僧师徒摘桃子
小学趣味数学:野猪上当
小学趣味数学:采蘑菇的故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