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2018-05-25 收藏

本课时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的中“2—6的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为什么把5的乘法口诀放在首要位置?因为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用途广泛的数,并且顺次相加的和也很有特点,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所以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易于理解,这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基础。从整个小学阶段来分析教材,乘法口诀又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此乘法口诀的熟练记忆也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对于5的乘法口诀,尽管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但有很多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所以应让学生自己验证。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接着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然后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引”,再逐步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始终处于引导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所以我更多的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把整个练习题以夺红旗的形式贯穿其中,只有做对了才能夺得小旗。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消化新知识,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作为着节课的组织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总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1、在练习中有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2、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3、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