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示范课有感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示范...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观小学数学...

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示范课有感

2018-04-28 收藏

2018年4月我们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美丽的湖南长沙参加了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会。这次示范课主要讲解决问题和统计与概率两种课型。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两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解决问题课如何创设情境,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广西省的李文钊老师执教三上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李老师以其幽默的表达方式,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活泼的教态赢得了现场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李老师大胆地选择了二年级的学生来提前授课,并在授课前了解学情,用生动的语言和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对倍数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在提问环节,李老师用谁“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提问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以及问题解决过程的方法。学生进一步熟悉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能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吉林省的盖云翠老师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在情境中先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简单的一步计算的问题,老师直接就让学生口答,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复习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一步解决问题。也引出了两步的问题。在自主探究,分析两步问题时,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从中可以看出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创新发展的基础,让学生经历从文字情境——图示化——建立模型(算式)这一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两重基本方法,并渗透了推理,模型思想,还有数学有序的、对比、优化等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是他们很薄弱的地方,盖老师在新授环节,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经历,去对比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内化,明确解决两步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先算什么——既找准中心问题。从而找到自己擅长的解决方法。“回头看是一种智慧,”盖老师带领学生回头看,看什么?怎么看?再次把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

4月13日上午四节课听了三节平均数,同课异构,让我对平均数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吴正宪老师这次讲的平均数了,这次的课吴老师开门见山直接提问根据你生活中的了解,什么是平均数,挖出学生头脑中的最初想法,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有关平均分的知识,当人们通过比总分搞不定的时候,平均数就应运而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是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接着吴老师用一句,“瞧,这些数据也会说话,平均90分,是不是你们都得了90分,让学生去谈一谈对90分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是代表一个集体,一个整体的水平,具有代表性,他可能是你的成绩,也可能不是。在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区间时,吴老师用的估一估的方法,我特别喜欢,给出3、4、5、6四个数,请估一估他们四个数的平均数,有估2的,有估8的,吴老师的一句数学人说话要有根据,让接下来的探究就显得顺理成章,学生对采用移多补少还是算一算得出平均数都有了自己的解决策略。最后通过统计学生身高免费坐车的情境,让学生懂得数据收集、以及它的随机性。吴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统计与概率中最重要的思想,数据分析观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