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5
收藏
昨天晚上,我在家学习了2017年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观摩交流课的示范课,我分别听了山东程珣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福建邵庆德老师的《角的度量》。听完这两节,我的收获很多。
对于程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程老师的设计一环接着一环,非常精彩,特别是程老师对学生的启发令我印象深刻。程老师在介绍角的各部分时,教师用规范的语言介绍了一遍后,又找了三四个同学来介绍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程老师接着让学生把想象的角画出来,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师在展示学生画的角时,说道“如果你认为他是我们的角朋友时,我们掌声通过,好吗?”接着说道“我们来请出第一位,请出第二位,请出第三位,请出第四位”在情感上感染了学生。放时故意朝向不同,并提出“关于这四个角,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回答完,他紧接着说道“那为什么他们都是角?”通过问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又巩固了新知。程老师也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巩固知识,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归纳,让学生多说,并在教学中多设计游戏,在课的最后,程老师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一个圆形纸片,我们让它对折,对折,再对折。。。,想象一下,是什么样子,从而引出量角器,作为延展。
对于邵老师的《角的度量》一课,首先令我惊叹的是邵老师的板书设计,邵老师在讲1度角时运用了新鲜的因素“微课”讲解,对于问题,邵老师让学生多说,其他学生做补充,其中用到“谁能说的更明白点?”邵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归纳得出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量角器是半圆形的?”,“为什么有两圈刻度?”,“怎么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在后续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三个问题。整节课逻辑性强,前后呼应,愤怒的小鸟开始,又以愤怒的小鸟结束,前面提到能用直尺测量角吗?后面又提出可以,用三角函数,作为呼应与延展,非常精彩。
听完这两节课我收获特别多,感触很大,我在敬佩两位老师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成长脚印留下痕迹。越努力,越幸运!!!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