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收藏
昨天上午我听了朱鹏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公顷》这节课,感觉收获颇多。
一、这节课我的收获,也是这节课的特色
1、朱老师的新课引入的很好。《认识公顷》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我们都知道每单元的第一节课不好讲,既要了解学生之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由旧入新过度到新授课内容。朱老师先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并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通过习题对旧知识进行巩固,接着展示绿博园图片,使学生意识到要测量绿博园的面积用已有 的面积单位不合适,引出矛盾,切入新课。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很自然。
2、构建合理,层次清晰。能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的放矢的层层推进,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使教与学的过程一目了然。首先是借助资料,初步感知公顷。用图片展示了天安门广场、世博园、布达拉宫、杭州西湖,让学生通过看。读,初步感知这些知名景点的面积都用到了公顷。接着让学生认识1公顷的含义。通过计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通过习题,巩固练习公顷与平方米的转换。三是感知1公顷的大小,从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切实感受1公顷的大小。
3、本节课朱老师设计理念新颖,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公顷不像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可以用身边的物品来感知。朱老师利用我们平时上操的操场,有5个这样的操场约为1公顷,我们校园的面积约为3公顷。这样比较好的突破了这个难点。
4、朱老师很了解学情。在计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前,先回顾了相关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补充了多位数乘多位数、多位数除以多位数的知识。这一点很有必要,这是4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需要用到。
另外,朱老师的课堂语言简练,板书简单明了,讲课的逻辑性很强,在此我不再一一评价,总之,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二、我的建议
课堂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一节课或多或少会有遗憾。对于这节课我提两点建议。
1、课堂语言可以活泼一些。上课时的语速、语调可以多次变换,不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2、时间安排上可以把最后一道习题去掉,直接进入课堂小结,这样课堂教学环节就完整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四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三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精打细算》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自测卷(1)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游戏公平》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参观博物馆》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平衡》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文具店》导学案一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文具店》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 全面调查) 》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天安门广场》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变量和函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2)》导学案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法》练习课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三课时:分层抽样调查)》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1)》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搬家》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 随机抽样调查)》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