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1
收藏
22~6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有上节课的知识作铺垫,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可作如下设计。
1.关注已知,做好铺垫。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贵在“温故而知新”。本设计中,通过“连一连”的练习,唤起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回忆,同时能够复习上节课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2.扶放结合,发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扶放教学就是适应了这种精神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注重扶、又敢于放,扶中有放、放中有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新知的教学中,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利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分别编制出2、3、4的乘法口诀。这样的设计符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根据5的乘法口诀连一连。
一五 二十
三五 一十
五五 得五
四五 十五
二五 二十五
2.学生完成后交流。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自主探究
1.教学例2。(教学2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例2,交流信息。
(2)提问:每副有几个乒乓球拍?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编制口诀: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4)编制2×2的乘法口诀。
教师出示两副乒乓球拍,提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各应该怎样写?
教师根据乘法算式说明: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
(板书:二二得四)
2.教学例3。(教学3的乘法口诀)
(1)编制3×1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观察例3的实物图并思考:每组有几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应该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板书:一三得三)
(2)编制3的其余乘法口诀。
求两组一共有几个气球,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组呢?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解决方案, 学习方法, 心灵深处, 温故而知新, 小学数学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一)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三)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运算顺序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八)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九)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四)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五)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五)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一)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七)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四)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六)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三)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简易方程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比和比例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平面图形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九)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二)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三)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时间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三十二)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四十五)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二十)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货币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