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7
收藏
3月23日上午第二节听了一节实习老师李老师讲的随堂课。虽然李老师是跟着我学习的,但由于这位老师拿到的教师资格证是数学专业,所以在学校实习期间除了传授班级管理经验和部分上课经验外,我都尽量安排她跟随利玲老师学习。
《分数乘法(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很完整。基本分为五大步骤:导入、新授得新知,总结出概念、联系巩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李老师由提出问题“5个12是多少?”引出导入。学生能很快答出题来,并运用了三种方法:加法、乘法、图形,为后面的分数计算埋下伏笔。接着通过新的习题来继续巩固以上三种方法的运用,在过程中李老师让学生通过对比发先各个方法的优劣和规律,最终总结出“分数*整数=整数*分子,分母不变”的规律。有了概念,接下来进行大量练习,李老师通过幻灯片厨师习题,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上来演板并进行小组积分,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在学生演算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最多的“没约分、没化简”现象在反复的强调和练习中得到基本控制。在课本上的练习题的讲解中,李老师江街道为,学生听的认真。最后的课堂小结中李老师就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把孩子们易错的、容易混淆的东西做了再次强调。
李老师这节课最扎实的地方,除了她对教学环节的把握更多的是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采取小组积分制,提升学生的而学习兴趣。学生上台实操,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李老师关注到课堂、关注到学生。当然一节再完美的课也有自己瑕疵的地方。这节课李老师麦克风声音、板书略小,我真切的体会了一把坐在最后一排的感受,听不太清,看不太清。板书时建议用重色粉笔书写,当需要批改、圈画重点时则需要彩色粉笔标明。李老师的这节课有点儿超时,主演原因集中在她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学生上讲台演板。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师为提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而没有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分配,导致部分小组没机会展示。学生在讲台演板时,大家一哄而上,台下的学生有一部分没有及时地做练习,而是仰着脸观看讲台上的热闹情景。这时,教室应该适当干预并走下台去融入到学生中,看一看学生的练习进度。
对于一位即将步入教室岗位的新教师而言,能完整的构建整堂课已实属不易。从李老师的身上我也看到她自身的闪光点,充分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这一课题也是我最近研究的。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也将是我们今后教学中时时刻刻要学习、总结的东西。诚然,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作为半老不新的我们来说,学习、进步的道路永无止境。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可以和更多的有识之士通过交流、学习促进共同发展。最后也祝愿李老师能顺利通过18年招教,早日和我们并肩作战!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图形的中心对称知识点:青岛版
初中初一上学期数学辅导资料: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必备练习:上册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辅导练习之《列代数式》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复习的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必备练习:上册
初一数学上册辅导训练: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整理比做题更重要
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资料之《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最新2017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初一有理数的乘方数学家庭作业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知识点:青岛版
最新初一上学期数学辅导练习之《等式的解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必备练习:上册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第三节教学计划
最新2017高考数学基础题型答题技巧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知识点:第二章
专家讲解2017年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盘点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应忽视的要素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青岛版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的10大策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必备练习:上册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答题五步法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家庭作业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计划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计划
2016-2017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七大重点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必备练习:上册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巧用推论法解选择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