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3
收藏
今天进行了六下数学课程纲要的分享教学,本节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中,关于学什么(课程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初步浏览目录,了解各个单元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问题(①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②在学习本单元前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新知?③ 说一说与以前哪些知识有联系…④说一说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举例说明……⑤说一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有哪些学习建议?)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小组合作要求:1、快速确定要讨论的单元。2、小组长要根据成员的情况,合理分工。3、在讨论中要确定汇报成员。)讨论交流。通过汇报、教师及时引导,孩子能够进一步理解本册书的主要内容。
本学期分享课,我在原有基础上略微进行了改进,截取教科书中片段图片,充分说明数学知识之间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数学的学习要联系旧知,要融会贯通,通过知识迁移,可以把新知转化成旧知,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难。摘录教科书中的小游戏: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大洞,让两个同学钻过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好玩。学生在潜意识里会觉得数学不难,有趣,好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颇多,学生的兴趣岂能是一节课就能调动起来的?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是值得深思的,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当我们用学生熟悉的就知与原理来解释新知时,数学将不再难懂;通过揭示前后知识之间的美妙联系,数学将不再枯燥。可见数学能给每位学生带来快乐!需要慢慢品尝才能得出其味。
七加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
第一册《总复习三用数学》
列方程解两、三步应用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
分数应用题(一)
10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册《加减法》(一)
比例的意义
长方体和正方体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二)
第一册《加法游戏》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与复习
表内乘法(一)―应用乘法解决问题
11-20各数的认识(1)
11-20各数的认识(2)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
进位加法1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一
长方体的认识1
分数应用题(二)
人教一年级上《数一数》2
长方体的认识2
第7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
11-20各数的写法
表内除法二―整理与复习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应用题
人教一年级上《数一数》3
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