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收藏
时临复习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帮助数学特长生能更好地汲取知识,获得能力,使尖子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使后进生能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能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1.大数的认识;2.公顷和平方千米3.角的度量;4.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7.条形统计图8.数学广角-优化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五、复习内容安排 :
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第二课时
统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数学广角;第三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四课时
1.2应用举例(第3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4等比数列(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4等比数列(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4基本不等式(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三、五单元测试题
1.2应用举例(第2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1.1.2余弦定理(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1.1.1正弦定理课件(人教A版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阶段复习课课件(人教A版必修5)
第三章不等式章末归纳整合课件(人教A版必修5)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1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1.1.2余弦定理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2等差数列(一)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第1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013—2014学年西师版三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1.2应用举例(第1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1.2应用举例课件(人教A版必修5)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2等差数列(第1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件(人教A版必修5)
西师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1.1.1正弦定理(2)课件(人教A版必修5)
2.2等差数列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人教A版必修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