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6
收藏
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的惰性的,尤其是小孩,随着各种计算工具的出现,更是增加了学生对于计算的惰性,以至于一见到计算题就想着用计算器,反而对自己算出来的结果感到怀疑。为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实现以下几点。
一、变换计算形式,提高计算兴趣
学生之所以会讨厌算数,大多是因为所出的计算题形式单一,做多了枯燥无味,致使学生不愿意做计算题。作为教师,都应该知道计算是最基础的能力,没有什么过多的技巧性,要想提高,就得多加练习。基于多数计算的练习题无法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通过探究创造新的方式。例如,将题目与答案通过连线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计算来找出相对应的答案,也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相互练习、相互提高。
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基础。首先,教会学生在做题时应认真看题,是加减还是乘除,并且要在演算过程中要抄对数字规范书写步骤,做到不重不漏。其次,在遇到新的题型时,要先自己独立思考、仔细钻研、细细推敲,不要总是想着问别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要思考这道计算题的简便方法。最后,当做完计算时应养成马上检验的习惯,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改过来。
三、夯实基础,稳固概念
学生要想得到计算结果,就得掌握计算方式、运算法则、运算公式。因此,概念是否理解得透彻决定了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以及计算能力的高低。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把基本概念讲解透彻,与此同时,要懂得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例如,要研究分数的加减运算时,应该先让学生了解不同分母的分数单位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的分数是不能相加减的,当学生认识到这个现象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讲解,即通分,如何将不同分母的分数转化为同一分母。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算这一过程时就会发现这种方法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的运算了。
再者是要加强学生在口算这一方面的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口算运用自如,笔算也才能进行下去。学生通过口算的训练,使得其记忆力、专注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通过多次的强化与重复,使学生达到快速并且准确的答案,即一看到一些简单的数字就知道其计算的结果。
总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开拓、如何培养,还需要老师不断地在教学实验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基础的好坏,决定着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探索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时,小学数学老师依然任重而道远。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中考数学辅导:数学备考常见问题与对策
中考数学复习:中考复习策略与答题策略
备战2016年中考数学:数学需要掌握的七门武器
2016中考数学考点手册:三角形全等的公式
2016中考数学考点:理顺解题思路做到快与准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圆
中考数学模拟2016:矩形菱形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苏教版2016
2016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压轴题(备考)
2016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苏教版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注意总结和学习数学思想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讲解(2016)
2016中考数学考点总结:圆的基础性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016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中考数学指导:中考数学不难“记”是关键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后检测题:认识人民币
2016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2016年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米同步检测题
2016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总结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加与减课后训练题
2016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年月日》听课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