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
收藏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课题名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倒数
内容来源:共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赵坤/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第九十二中学小学部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乘法,并且对“倒”这个字的意思理解比较透彻,本节课我放手去探究、发现,找出如何求倒数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总结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通过计算,讨论等方式,知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评价任务:
1.通过例题的引入,能准确说出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并准确把握倒数定义中的关键词“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给出一个数,能快速说出如何求出它的倒数。
2.通过计算,小组讨论,能在小组内说说如何求1的倒数,以及0为什么没有倒数。
学习过程:
资源与建议: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教材强调归纳推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计算,在计算后,观察机组算式,归纳共同规律过程。从而引出倒数的定义。因此,理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1、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先备条件,是属于承上启下的知识类型,主要包含两部分的知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
2、学习流程:铺垫孕伏——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课题练习——全课小结。
3、重点是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方法。 难点是用倒数的意义求小数的倒数。用对话、迁移方法来突破。
2013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易错练习
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空间与图形(二)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填空题易错练习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练习题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2013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精编九年级数学上册随堂练习题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五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过关测试题
201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园地试卷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