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8
收藏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查字典数学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实数的运算法则》,仅供参考!
实数的运算法则:
1、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可使用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3、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
③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4、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即an,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2014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卷
2014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2014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试题答案2014
2014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冀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试题
2014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测试卷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关于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分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2014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试题2014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冀教版2014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题答案
小学2014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2014年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分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初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湘教版)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