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
收藏
本次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困难度适中,出题上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着重在基础性、全面性,却也不乏趣味性,在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能力方面考查也很到位。下面我根据本校本次考试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填空题。第1、2、3、4、5、6、7、10题正确率较高。对于一些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理解不到位,说明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如第8、9题。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目就轻易去判断。如第4题:没有看清286和268是不同的。
二、选择题。该题是得分比率一般。1、2小题最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出现过,但仍然有不少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盲目选择。
三、 计算题。口算、用竖式计算题,平时练习较多,正确率都较高。1、口算题主要错误均在计算时粗心所致。如:170×40=680。2、由于粗心,用竖式计算时在写横式上的结果有错误,余数忘写。如:814÷17重视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连乘连除这两道因数字不大,大都正确,反倒是列式计算题,体现了学生对倍数的关系理解还是不够,分不清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五、操作题。第1小问画高量底量高量角,其中量角这一空很多学生没量准确,很多相差几度,可以看出缺乏多练。第2小题画平行线和垂线大都能画好,只是垂直常常忘记加上直角符号。
六、解决问题。第1、2、4、5题错误较少,对这题的解题方法都已掌握。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两个问题。第2题有2小问,很多学生没做对,主要原因是数字较多,稍微复杂,学生没有读懂题目。第3题也是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根本不能理解题意。
本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课件11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课件1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课件4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课件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几十几课件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2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课件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课件6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数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1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买衣服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1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课件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加法和减法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件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数6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课件9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课件7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数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1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