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收藏
第五课时:有关行程问题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无论是估算、口算还是笔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计算的基本技能。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两位数扩大到三位数。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助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实际含义。2.初步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3.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速度”等概念,掌握数量关系。难点: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四、课前准备情景图、课件、课前发给学生导学练,用于课前预习。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你追我赶勤自学。(课前学生借助导学案预习)
(二)进入课堂学新知。(导入、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2.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逛完商场以后和爸爸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家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行程的数学知识。
(三)团结合作来探究
1、在例5中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已知 还知道 最后要求 。我们把( )叫做速度,把( )叫做时间,把( )叫做路程。
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速度、时间、路程吗? 第
(1)题里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各是多少?求的是什么?怎么计算? 第
(2)题里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各是多少?求的是什么?怎么计算?我们发现: × =
(四)争奇斗艳展自我
1、同桌交流展示找一找例5中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自学有关速度等概念。
2、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汇报例5中两个问题的速度、时间各是多少。求的是什么。怎么计算。
(五)检测总结 完成导学案上检测。
七、板书设计有关行程问题的解决问题 我们把(每小时或者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把(行驶了多长时间)叫做时间,把(一共行驶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1)70×4 = 280(千米)
(2)225×10 = 2250(米) 速度×时间=路程
八、教学反思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一练
八年级数学整数指数幂测试2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
初二数学不等式的解集例题分析
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练习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综合练习题
初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测验题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的特练习题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月考试试题
八年级数学旋转练习题
北师版初二数学梯形练习题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练习题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测试题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试卷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同步辅导2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单元测试卷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8章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复习与测试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函数及其图象测验题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单元测试题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半期考试题
初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月清考试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
北师版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