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收藏
第四课时:有关价格问题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无论是估算、口算还是笔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计算的基本技能。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两位数扩大到三位数。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助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2.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3.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单价”等概念,掌握数量关系。难点:构建数学模型:“单价×数量=总价”。
四、课前准备情景图、课件、课前发给学生导学练,用于课前预习。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你追我赶勤自学。(课前学生借助导学案预习)
(二)进入课堂学新知。(导入、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2.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商场购物吗?你们可知道在购物里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
(三)团结合作来探究
1、在例4中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已知 还知道 最后要求 。我们把( )叫做单价,把( )叫做数量,把( )叫做总价。
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吗? 第
(1)题里篮球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的是什么?怎么计算? 第
(2)题里鱼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的是什么?怎么计算?我们发现: × =
(四)争奇斗艳展自我
1、在例4中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同桌汇报交流结果,并自学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
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吗?小组一起讨论汇报,并把例4的两个问题解决。
(五)检测总结 完成导学案上检测。
七、板书设计有关价格问题的解决问题 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把(买了多少件商品)叫做数量,把(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1)80×3 = 240(元)
(2)10×4 = 40(千克) 单价×数量=总价
八、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方阵的行列式与逆矩阵
高一语文六国论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
高二数学任意角
高二数学极坐标系1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的坐标1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坐标2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坐标4
高二数学二次曲线复习
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
高二数学反射变换
高二数学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
高二数学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
高二数学极坐标系2
高二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高二数学二阶矩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高二数学抛物线2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坐标3
高二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
高二数学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及运算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坐标5
高二数学直角坐标系
高二数学揭示星期几奥秘
高二数学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1
高二数学逆矩阵的概念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高二数学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二数学抛物线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