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3
收藏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开展了本学期高效课堂课的展示活动。第二节我们全校的数学老师与邀请的二七区、中原区的几位教研员一起聆听了二年级一位老师所做的《数学广角——推理》一课。
这节课上的很实在,就如同这位老师的为人一样:目标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定位准确,老师的思路清晰,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另外,这节课上孩子们的表现也很出色,特别是他们有理有据的表达精彩极了。听了这节课,我觉得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良心课。这节课的优点我和两位教研员的想法不谋而合。
1.课堂上要减少低效或无效的活动。
我们要把目标定的更高远一些,把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作为高效课堂的首要目标。因为学生喜欢数学课堂,才会喜欢上数学,数学思维才会有发展,数学素养才会有提升,当然,数学成绩也一定会提高。另外,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使他们有真实的思考,重视思考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真实的本质。
2.转变我们的思想,更新我们的理念。
不能仅仅把让孩子掌握某个知识点,会做题,会考试作为自己的目标,应该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孩子们学会数学思想,而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程式化的一味的模仿。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思考和反思:我进教室前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水平?我上完一节课走出教室后孩子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水平?有改变吗?有提高吗?
3.把各种习惯的培养放在平时,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里。
不仅仅是学生的,还有老师的。例如如何审题(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如何思考(怎么思考、思考什么)、如何交流(交流的方法、出现思维的碰撞后如何解决)等等。
4.教师的基本功需要继续加强。
基本功的内容不仅仅是三笔字、简笔画、作图、备课、上课、辅导等等,还需要关注细节。例如,评价:“好”“棒棒棒”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这样的评价不仅显得形式单一,而且评价不够准确,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励孩子,显得低效甚至无效。
针对这些体会,我想从自己开始做一些改变:
多读书,读专业方面的书籍,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自己工作打好根基。并且把读书作为常态化,尽量给自己定一个读书的时间,“强迫”自己多少要写些反思或者心得,做到笔耕不辍。
从课堂教学中找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归类,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即进行小课题研究。例如“课堂上如何处理提问的问题,既关注全体,又不冷落优等生?”“如何把考数学变为玩数学、用数学?”……慢慢形成模式:留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整合一个个小课题(也可以形成学校的大课题研究)→建构数学课堂模式。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苏教版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专项能力练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教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苏教版四)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学“9加几》教案
二年级数学《认识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
小升初数学概率练习试题
2016小升初数学下册复习题(青岛版六年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9加几》教案
小升初数学下册模拟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针对小学低段数学中学生盲目解答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减》教案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必考知识点之线段
2016年高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下册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培优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理想教学心得 期末复习勿动怒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方程的应用
2016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最喜欢的水果》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