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3
收藏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注意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需要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2015-2016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6年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自测题
2015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2015年上学期沪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北师大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2016年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综合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考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检测试卷2015
2015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新苏教版)
2015-2016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2015年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人教版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验卷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模拟题(北师大版)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2015学年)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素质测试题(苏教版)
解析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015
精解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卷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
详解四年级数上册学期末综合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题
解读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2015)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达标检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