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9
收藏
一谈到数学,我身边的朋友们便频频摇头:从小到大,她们对于数学都是敬而远之的。的确,抽象的数学概念、逻辑严密的推理、枯燥无趣的计算,着实不易让人情感愉悦,产生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尤其是对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更需要激发孩子乐学数学的兴趣,激励孩子热衷探索、积极思考。
昨日观摩学习了一节数学课《折线统计图》,授课教师以自身的五一旅游活动为情境展开教学,首先,列举出多个景点接待游客人数统计表,请学生帮她选择去哪个景点合适。为便于比较这些景点游客人数的多少,同学们选择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最终老师选择的游览人数适中的一个景区,并提前搜集到了此景区单日客流量峰值表,统计了此景区若干个时间段内客流量峰值,为了便于观察数据的升降变化,自然是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更直观,再次请学生给出建议:老师什么时间段去旅游较为合适?其实,在选择景区、如何表示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已帮助孩子区别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优势,并将折线统计图融入到生活中去。
在此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都是紧密围绕着我们生活中的旅游活动。在解决生活难题的过程中,又不知不觉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学习过程生动愉悦,并感受到了折线统计图的实用意义。
可见,创设一个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是多么的重要,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鼓舞着孩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曾记得有老师在教授小数时,引入微信红包这样时髦的实例,自然激发了孩子们认识红包上小数的兴趣;在学习关于5的乘法口诀时,用五个可爱的福娃为一组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确定位置时,有教师创设了“茫茫大海上有一艘失事的船只,需要人们去救援”这一情境,通过播放断断续续的求救信息,激励孩子们深入探索如何确定失事船只的位置。
一个个生动的情境,悄悄引着孩子们步入了数学知识的殿堂,在问题中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在探究中我们又感受着知识的力量。问题情境的创设,让数学不再抽象,而是生动的、真实的,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数学乘法口诀拼图游戏
分数除以整数
一年级数学《年月日》2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理和复习
正归一应用题
一年级上《我们的校园》
三位数的读写法(1)
一年级数学《野生动物园》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小学奥数《数学乐园》
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圆的周长2
分数应用题(一)
反比例的意义
10以内加减法训练游戏(人教课标)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游戏:2-5口诀的练习
应用题:相遇问题
一年级数学《数的复习》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圆的周长3
一年级数学《年月日》1
一年级《统计-小猴子请客》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小学数学第九册《连除除加除减》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一册《加法和减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