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收藏
高一数学学习:集合大小定义的基本要求五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我给你一个大口袋,里面有无限多个小口袋,上面按照自然数标了号1、2、3……。在1号口袋中有1粒豆子,2号口袋中有2粒豆子,……依次类推。现在我当着你的面拿掉1号小口袋,那么剩下的小口袋数和原来的相比如何?如果按照“整体大于部分”的观点,应该是少了,少一条。但是如果我当初就背着你拿掉1号口袋,然后从其他每个小口袋中取出一粒豆子,再把小口袋上的号码改掉,2改成1,3改成2……,然后再把大口袋给你,你显然不会知道我做了手脚,因为这时大口袋里的东西和原来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小口袋的数量和原来一样多。这就和“少一条”矛盾了,从小口袋里拿一粒豆子或者是涂改上面的标号不应该改变口袋的数量。大家明白我是打了一个比方,大口袋就是一个集合。按照上面的要求,集合的大小只应该取决于集合本身,而不应该取决于集合的表示方法或构造方法,也就是得到集合的过程。你拿到了大口袋,也就是就应该知道里面小口袋的数量,而不用知道我是否做过手脚。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我们发现,如果坚持“整体大于部分”的话,固然可以使得某些集合和自己的子集相比较时,比如比较自然数和正偶数的个数时,符合“直观”和“常识”。但是更多的非常直观的东西和常识却都会变成错误的。比如说,x'=x+1这样一个数轴上的坐标平移,会将坐标上的点集{1,2,课前预习,3……}变为{2,3,4……},一个坐标平移居然可以变动点集中元素的个数!“元素可以一一对应的两个集合大小相同”这条原理的失效,会使得我们在比较两个元素很不相同的集合时无所适从:怎样不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自然数和数轴上(0,1)区间中点的个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课后训练题:北师大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推理》教案及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课后训练题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法随堂练习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随堂检测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精选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精选综合练习题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字母表示数课后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题: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法练习题: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小设计师》教案及反思
数学三年级四边形识点精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新课标三下数学《位置与方向之认识平面上的东南西北和路线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随堂练习题:下册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练习题:下学期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题(华师版含答案)
2016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民币的认识练习题:青岛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