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收藏
高一数学学习:集合大小定义的基本要求五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我给你一个大口袋,里面有无限多个小口袋,上面按照自然数标了号1、2、3……。在1号口袋中有1粒豆子,2号口袋中有2粒豆子,……依次类推。现在我当着你的面拿掉1号小口袋,那么剩下的小口袋数和原来的相比如何?如果按照“整体大于部分”的观点,应该是少了,少一条。但是如果我当初就背着你拿掉1号口袋,然后从其他每个小口袋中取出一粒豆子,再把小口袋上的号码改掉,2改成1,3改成2……,然后再把大口袋给你,你显然不会知道我做了手脚,因为这时大口袋里的东西和原来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小口袋的数量和原来一样多。这就和“少一条”矛盾了,从小口袋里拿一粒豆子或者是涂改上面的标号不应该改变口袋的数量。大家明白我是打了一个比方,大口袋就是一个集合。按照上面的要求,集合的大小只应该取决于集合本身,而不应该取决于集合的表示方法或构造方法,也就是得到集合的过程。你拿到了大口袋,也就是就应该知道里面小口袋的数量,而不用知道我是否做过手脚。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我们发现,如果坚持“整体大于部分”的话,固然可以使得某些集合和自己的子集相比较时,比如比较自然数和正偶数的个数时,符合“直观”和“常识”。但是更多的非常直观的东西和常识却都会变成错误的。比如说,x'=x+1这样一个数轴上的坐标平移,会将坐标上的点集{1,2,课前预习,3……}变为{2,3,4……},一个坐标平移居然可以变动点集中元素的个数!“元素可以一一对应的两个集合大小相同”这条原理的失效,会使得我们在比较两个元素很不相同的集合时无所适从:怎样不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自然数和数轴上(0,1)区间中点的个数?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5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用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2
七年级数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
七年级数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用方程组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普查与抽样调查
七年级数学平移课件3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8
七年级数学消元法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1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2
七年级数学命题和定理课件
七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七年级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七年级数学探讨多边形内角和
七年级数学能追上小明吗
七年级数学垂线3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7
七年级数学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6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