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3
收藏
一、复习要以课本为依据,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学习贵在“精”而不在“多”,做好一套参考资料已经足够了,防止重复和贪多嚼不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漏掉一个知识点。
吃透课本要做到:准、熟、灵。“准”就是对每个知识点都要搞准确,不能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因此,看书时不能走马观花,要逐字逐句钻研,务必达 到透彻理解为止。“熟”就是对学过的内容都要记准、练熟,用起来得心应手,只看不练是不行的,认真做好每一道题是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题目看看会 了,真叫你做就不一定能做出来。另外做题一定要规范化,写出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公式及重要演算步骤都要符合要求。“灵”就是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不要死 记硬背,要熟悉定理公式,法则的各种变形和应用,反复思考它的实质以及和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要练习“一题多解”,这样就会越学越灵活。
二、复习课本要做到:查漏补缺。对过去学习中不懂或不十分懂的内容,通过复习彻底弄懂。做到单元过关不欠 账;把知识串成“串”。即使原来学过的内容都掌握得很好,也要通过学习把知识系统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既便于记忆,更便于应用;通过复习搞清知识前后的 纵向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掌握规律,便于解题使用。
三、预习后听讲,复习后写作业。正确的做法是:听课前应将所要复习的内容预习一遍,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要遗漏。检验究竟真正掌握了没有,再动手做作业。碰到问题再复习有关知识,直到弄懂为止。在作业批改后或对答案发现错了,也不要急于问别人,自己再检查一下,看是什么原因,初中学习方法,找到原因后再改过来,这一关把好了,也会使你大有长进。
四、温故而知新。为减少遗忘,要经常复习。“学而习之”、“温故而知新”,这是古人早已总结的学习规律,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复习时要常翻前面的公式、定理、法则等,直到烂熟于心。
五、锻炼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复习要想有成效,必须坚持“靠自己学”的原则。复习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学扎实。学习有方法,但没有定法,要通过复习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
9.1 图形的变化规律课件
5.9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练习课件
二下表内除法(一)的整理和复习课件
3.3 平移课件
4.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
3.4 旋转课件
5.5万以内数的(中间末尾有0)读写课件
8.3 六下统计知识的练习课件
5.1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6.1克和千克的认识课件
7.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件
认识平均分2课件
克和千克 图形与变换复习课件
8.1 复式统计表课件
表内除法复习课件
5.2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件
万以内的加减法复习课件
秒的认识课件
5.8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课件
5.6万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7.6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课件
7.7实践活动 有多重课件
小学数学家长会关于作业发言课件
苏教版认识线段课件
认识平均分1课件
3.1锐角和钝角课件
认识米课件
4.6 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课件
二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课件
4.2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