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2017-03-17 收藏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学校教育的至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平等,让课堂属于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才能走近最理想的教育。本教学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1.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充分交流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与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问题情境中呈现的信息多样,有文字信息、图画信息、干扰信息和可用信息。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选择、处理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并尝试用数和数量表示有关信息,用语言提炼问题情境和问题,实现“问题情境”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8×3=     8×4=    4×8=

5×8= 8×8=  8×6=

8×2+8=  8×7+8= 8×3+8=

2.让学生在黑板前站成4组,每组2名,引导其他学生算一算,黑板前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设计意图:准确地复习表内乘法和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训练,有利于对旧知的巩固。利用创设的情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文具店买文具的时候,留心过文具的价钱吗?(课件出示教材78页例3情境图)

1.观察交流:从这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观察情境图,同桌之间交流不同文具的价钱)

2.设疑引入:“文具盒8元”是什么意思?(一个文具盒8元)买3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并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初步理解物品的单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作铺垫。

⊙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2.分析问题。

要解决“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这个问题,应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应知道“文具盒8元”这个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排除干扰信息,学会提炼可用的已知条件,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搜集可用的信息作铺垫。

3.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怎样解答呢?先独立思考,画一画、写一写,然后同桌之间交流。(我们知道买1个文具盒8元,就是1个8,买2个文具盒就是2个8,买3个文具盒就是3个8。要求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就是求3个8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1

师:怎样列式呢?想一想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8×3=24(元)或3×8=24(元),用的乘法口诀是三八二十四]

4.回顾解题过程。

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以及要解决这道数学题应选取哪些可用的数学信息,怎样列式和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画图法来分析数量关系。学生通过交流、探究明白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的道理,为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