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评课稿二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评课稿二

2017-03-17 收藏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冀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米、分米、厘米"中的第一节。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长度单位,所以在教学时只有运用直观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1厘米的表象,建立其空间观念,才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设计课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设计意图: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一开始,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所编排的那样让学生判断两个钉子的长短引出课题,而是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并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来引出课题的。在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出动画片:"大头儿子参加生日宴会,发现自己的衣服都变小了"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的衣服都变小了呢,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判断出原来是大头儿子长高了,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和去年相比也长高了几厘米。

接着教师提问:"那你们有谁知道厘米是什么啊?"以此来了解学生对厘米已有知识的掌握,并根据回答自然而然引出课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他们感到其实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2、 直观入手、动手操作、大量感知、获取新知。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低年级教学更应如此。而且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我在设计"用厘米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用直尺试着量一量蜡笔的长度,接着让学生量自己用过的一支铅笔的长度,最后量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体的长度,从试着量到学会量最后达到熟练量,每一层都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使其进行有序的观察、操作,定向的思考,逐步获取知识。

3、 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认识1厘米"这一环节我的设想是: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用手势表示1厘米--闭眼想象1厘米,形成空间观念--寻找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探索,表述想法,构件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学中个人独立思考与同桌配合操作相互交替,多层次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状态。

4、 体现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并渗透四舍五入意识。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具体体现在:在试量蜡笔之前,请学生们先来目测并猜一猜,你觉着这只蜡笔有多长呢?进行估算之后再实际量。练习中寻找长度大约是5厘米的钉子、猜物体的游戏等环节也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这样先给学生一个猜测的机会,待真实结果出来之后学生自会和前面的猜测相比较,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空间意识而且还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并逐步提高估算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渗透了四舍五入教育。如:在教学"量用过铅笔的长度"这一环节时,因为学生用过的铅笔长度往往不是整厘米数,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渗透了"大约"一词,即物体长度最接近几厘米那我们就说他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

5、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走进课堂,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利用多媒体能突出图案美观,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能多层次,多角度的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建立清晰的表象,形成直观的启发思考,丰富想象,渲染气氛,活跃课堂。

因此我在课的开始出,认识直尺处,以及巩固练习处分别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在认识直尺时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把直尺图,通过闪动、变色以及老师的介绍,学生充分认识了直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宗旨,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加强知识的沟通比较,促进知识的迁移,内化。力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积极主动的学,创造的学,做到了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中实施的不足:在处理最后的练习题:让学生先猜后量礼物这一环节时,过于急躁,处理不够充分,当学生们猜完第一件礼物时都非常兴奋,这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都想再来猜第二件,而我怕时间不够从而急忙结尾,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部分学生情绪受到影响。从这一点我领悟到教师教学不要针对上课而上课,上课不是为了给评奖,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以学生为本,让每位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充分的享受乐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