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收藏
一、优点:
1、以学生作品为素材,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热情,同时也为引出“对折”这一关键词作铺垫。
2、通过观察比较,充分交流,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属性,即“对折后完全重合”。有个环节不容忽视:老师两次让“作者”来介绍你是怎么剪的,第一次让“蝙蝠”作者介绍,引出对折的方法,第二次让“苹果”的作者说,让学生明白因为他没有对折,只是将画好的图案剪下,所以得到的图形不是对称图形。
3、练习中提供了充足的直观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说理,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4、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美,让学生制作对称图形,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二、建议:
1、当遇到归纳小结探索规律类型问题时,如“像这样对折后剪出的图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往往一下子答不上来,可以安排小组可同桌讨论。
2、第一次介绍对称轴时应画在相应的图形上。且在后面的练习中也让学生画一下。
3、既然课始将部分学生的作品帖上黑板,那么在揭示定义后,是否让学生判断自己课前制作的图形是否属于轴对称图形。
4、课尾,教师介绍了许多轴对称图形,最好也要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后)。
5、在判断平面图形时,可让学生进行对折验证,还可增加“圆”这一图形,一是拓展平面图形,二是更好地理解一个图形可能有多条对称轴。
总的来说,小陆老师作为一个教龄不到四个月的青年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课堂组织有效,师生交流顺畅,总体效果不错,继续加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复习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2010年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调研试题
三角形相似的复习课件ppt西林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下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位角)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黄骅新世纪九年级下《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二次函数顶点式公开课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图形的相似》课件2
第26章二次函数复习课件(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缝沙包—自主练习》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图形的相似》课件3
河北黄骅新世纪中学九年级下《投影》课件ppt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6)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怀文中学九年级下《二次函数的应用》课件ppt
青岛版二年级上《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第26章二次函数复习课件(1)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青岛版二年级上《1
26.1.1二次函数课件ppt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下
锐角三角函数(2)课件ppt广水市城郊中心中学九年级下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青岛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综合练习(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课件ppt大望路中学九年级下
锐角三角函数(1)课件ppt广水市城郊中心中学九年级下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物体的三视图课件ppt古浪五中九年级下
26.1二次函数(5)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如何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2010年小升初暑期辅导(二)及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3)课件ppt广水市城郊中心中学九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