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资料评课:首先我为 王老师的进步感到惊讶,我自从五一节前夕回如东考试,直到五一节以后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在北关小学了,这期间又下乡去了一段时间。这次回来听了王老师的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1、教学语言更加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2、教学设计各个步骤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师生活动丰富多彩,有看、量、折、做、画、摆等等,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牢固,更加爱数学的学习;
4、注意到由具体实物、图形逐步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本质属性——边、角的特点,假如再让学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到它们是平面图形,并且边都是直的,那么效果会更好。
5、王老师课后能够注意及时反思,课上完之后,就及时与我和武老师及时听取反馈意见,这种谦虚、好学、上进、踏实的研究精神值得我认真学习,长期坚持下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王老师一定会成为我们北关小学的骨干力量。
我总是觉得不管是公开课教学还是日常教学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差异,因此,习题指导也是尤为重要的。习题指导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看出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这节课中,我对于练习的设计与指导谈谈自己的思考,供大家讨论与指正。
1、教者设计了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和在提供的方格纸上补完图形这两个练习,是否可以先让学生补图形,然后再让学生独立画图,这样层次性是否更明显些。
2、课本73页,题目要求是数一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题目是一道比较难的题目,估计一下让同学们去找几个图形还是可以的,但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等差规律就有些难度了。这里是否可以先指导第一、二两个图形的,再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三、四两个图形。在找规律时,根据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
3、书中72页的想一想,拉一拉,观察信纸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这道题是让学生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我个人认为是要在课内解决这个问题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我们一线教师我认为就是在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中不断的成长,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心与心的碰撞中,共同进步,升华友谊。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认识分数》ppt课件1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角的初步认识10》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平移》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旋转与平移》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角的初步认识》3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二上《4的乘法口诀》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认识周长》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认识东南西北》ppt课件1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旋转与平移》ppt课件1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5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倍的认识》3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3的乘法口诀》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3的乘法口诀》1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4的乘法口诀》1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ppt课件1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倍的认识》2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角的初步认识》课件包5文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平年和闰年》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二上《2的乘法口诀》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认识周长》ppt课件1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解决问题》6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包3文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角的初步认识》5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二上《4的乘法口诀》FLASH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