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1.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情况可以由 来判定,我们把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Δ”来表示。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有
⑴、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⑵、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⑶、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1:判定下列关于 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 为常数),若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
⑴、x2-3x+3=0; ⑵、x2-ax-1=0;
⑶、x2-ax+(a-1)=0; ⑷、x2-2x+a=0。
例2: 取何值时,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并求出方程的这两个根。
2.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如果 的两根分别是 ,那么 , 。
特别地,对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若 是其两根,由韦达定理可知 , ,即 ,所以,方程 可化为 ,由于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所以, 也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
以两个数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
例3: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一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浙教版数学七上3.2《实数》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3.2《实数》ppt复习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2.7《准确数和近似数》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3.3《立方根》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2.8《计算器的使用》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6.4《扇形统计图》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6.2《统计表》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2.5《有理数的乘方》ppt课件(1)
浙教版数学七上3.3《立方根》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2.7《准确数和近似数》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2.5《有理数的乘方》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2)
浙教版数学七上2.4《有理数的除法》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2.8《计算器的使用》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7.3《线段长短的比较》ppt课件(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3.3《立方根》ppt课件之三
浙教版数学七上3.2《实数》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6.4《扇形统计图》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7.1《几何图形》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形统计图》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6.4《扇形统计图》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7.1《几何图形》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6.4《扇形统计图》ppt课件之三
浙教版数学七上2.7《准确数和近似数》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7.2《线段射线和直线》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2.4《有理数的除法》ppt课件之一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