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了解除法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本设计注重通过有效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首先通过复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为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和每一步的运算做好准备;其次,通过完成教材65页4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乘数,为学习试商的方法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根据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本教学设计采用讨论交流和直观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学生通过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实现了多样化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题:拿出13根小棒,动手摆正方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思考并组内交流:
(1)说一说摆的过程与结果。
(2)列出算式。
(3)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和它所表示的意义。
4.小结导入: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形式,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入,复习有余数除法横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
⊙动手实践,感受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教师板书除法竖式。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横式和竖式,想一想竖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 生1:“”表示除号。
生2: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4)引导学生对照横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预设 生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有4根,3表示分成3份。
生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积,1表示余下的1根小棒。
(5)师总结。
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除号里面写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2.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1)课件出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2)学生动手分小棒,列出除法横式、竖式,然后集体交流。
预设 生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生2:算式是16÷4=4(组)。
生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
教师板书:
2015-2016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计划
2013年初二数学下册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期期中数学试卷
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考试题
2013年春初二下册数学半期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次学情调查试卷
小学经典数学题口诀及解析
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2013年初二数学下期中考试模拟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质监试题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验试卷
2013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3八年级下册数学11周周测试题
2013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卷
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分数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数学任意两位数乘法----速祘技巧
2013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次学情调查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调研试卷
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小数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半期检测卷
2013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监试卷
2013年初二下册数学期中学情检测试题
小学数学顺口溜
小学数学基础概念:整数
八年级下册数学3月月考测试题
201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半期检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