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整数四则运算中的简单运用。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帮助学生将原来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它的基础作用。
备内容
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4课时)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连减的简便计算
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能运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理解并掌握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性质与所学运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4.能利用简便运算灵活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经历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发现过程,掌握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的学习方法。
2.经历运算定律的形式化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
3.经历简算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的应用性。
4.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推理分析、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
1.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重难点
重点
1.探究并理解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2.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综合运用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听课小结
老师读书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
教研活动总结讲话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反比例(1)》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锥的体积》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意义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一)》导学案教学案
一年级《加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导学案教学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圆柱》导学案教学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措施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十几减8、7、6 第四课时》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1)》导学案教学案
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构建分析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圆锥》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培优助潜工作总结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柱的侧面积》导学案教学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面动成体》导学案教学案
问题情境设定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教学案
我们在悄然地变化着——“分享式教学”收获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反比例(3)》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综合运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变化的量(3)》导学案教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