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设计说明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材统计了学生踢毽的个数并通过比较男、女两队哪个队踢得多,提出数学问题。课堂再现踢毽比赛情境,学生统计比赛结果后,发现参赛男、女生人数不同,无法直接判断哪队胜,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本节课重点创设在课堂上现场进行踢毽比赛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在数据个数不等的情况下,每组数据的总和不能反映总体情况,而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每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从而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含义的理解。
2.教师与学生只是角色上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健康的个性并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营造和谐平等、相互尊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下讨论怎么比较哪队胜合理时,才会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大胆回答。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调查表 统计表
学生准备 调查表 统计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呢?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进行一场踢毽比赛,男生队选出5名代表,女生队选出4名代表,选两名同学做监督员,两名同学做成绩记录员。
2.开始比赛,记录成绩。
男生队
姓名 | 踢毽个数 |
女生队
姓名 | 踢毽个数 |
3.比赛结束了,哪个队的成绩好呢?
⊙引导启发,探究新知
1.××小学也举行了踢毽比赛,看教材91页中的数据,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呢?请同学们借助课堂活动卡,小组讨论交流。(出示课堂活动卡)
2.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交流认为:要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算一算每个队踢毽的总数就可以了,总数多的就代表成绩好。
生2:我们小组不同意这种做法,这样不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一样。
生3:我们小组认为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是合理的。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是(19+15+16+20+15)÷5=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是(18+20+19+19)÷4=19(个)。通过比较平均数得出:女生队的成绩好。
师:现在同学们用上面求平均成绩的方法来解决上课开始时提出的男生队和女生队哪个队的踢毽子成绩好的问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量的计量》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第-单元《位置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好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认识圆》说课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策略的第一课时说课高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
精品优秀《圆锥的认识》说课稿
《认识扇形统计图》说课稿范文材料精品
比的意义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优秀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乘法意义
《比例尺》说课稿
六上“倒数的认识”说课稿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说课稿数学吧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页的内容《位置》优秀精品说课稿
优秀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第十一册模板
分数、百分数的互化说课稿六上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立体图形教学实录、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说课稿
《圆柱体的体积》说课稿推荐
《分数乘法》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