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导学案设计

2017-03-13 收藏

第1课时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平均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材注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将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第二部分是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具体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

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启迪。上课伊始,创设在规定时间内折纸飞机的情境,选出一组同学折的纸飞机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象形统计图探究如何求平均数。学生虽然能求出平均数,但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学生通过移一移、说一说和教师的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及意义。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出现在最多和最少之间,可以用“移多补少”来解释,这样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会逐步清晰起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1.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折纸飞机,选出一组同学折的纸飞机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象形统计图的特点。(出示课件)

1.根据要求折纸飞机。

2.观察象形统计图,了解统计图中数据的特点。

1.把苹果平均放在下面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  )个。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导学案设计1

二、尝试探究,感悟深化。(15分钟)

1.根据出示的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求这组同学平均每人折了多少个。

2.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出示课堂活动卡)

3.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

1.观察象形统计图,尝试探究,然后交流。

方法一 移多补少法。

通过移多补少后,每个人折的纸飞机同样多,都是6个,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求得的平均数。

方法二 运用公式求平均数。

先求出这组数据的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份数,得到的结果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7+4+6+5+8)÷5

=30÷5

=6(个)

2.先在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指算术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3.小组合作探究,并汇报。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计算得到的。

2.希望小学四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二天植树20棵,第三天植树22棵。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列式正确的是(  )。

A.(18+20+22)÷4

B.(18+20+22)÷3

3.四年级举行电脑绘画比赛,下面是第一小组三位选手的得分情况统计表。

王明

张欣

李闯

平均分

98分

95分

95分

 

92分

94分

93分

 

90分

87分

93分

 

(1)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2)请你排出三位选手的名次。

三、进一步探究,感知基本方法。(10分钟)

1.出示课件,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90页象形统计图,然后让学生独立求出这组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引导学生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1.先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生1: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就是指如果每人收集的数量一样多时,这个数量是多少。

生2:我是用移多补少法求的。移多补少后,每个人同样多,都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生3:我是用公式法求平均数的。先求出这组数据的总数量,即52。再用总数量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份数4,求得的平均数是13。

2.与师共同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公式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4.下面是赵叔叔三天沿环形跑道跑步的情况统计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时间

12分钟

20分钟

16分钟

路程

3千米

5千米

4千米

(1)赵叔叔这三天共跑了多少千米?

(2)赵叔叔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

(3)赵叔叔平均每天跑多长时间?

四、应用新知,巩固方法。(8分钟)

1.教材92页2题。

2.教材94页5题。

1.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2.先观察统计图,求出平均数,然后说出从图上还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总结。(2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