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3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案设计课题 | 解决实际问题 | 课型 | 新授课 |
设计说明 | 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规则图形,找出其特点并转化为规则图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下特点: 1.突出课堂活动。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借助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应用意识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突破理解障碍。 四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时,注重直观教具的演示来突破学生在图形变换时遇到的障碍,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看教师演示培养空间想象力。 3.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图形的运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效果检测 |
一、情境激趣,问题导入。(5分钟) | 1.出示例4,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和我们以往的求面积的题有什么不同?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 1.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2.认真倾听老师的导言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 |
二、观察主题图,思考解题思路。(15分钟) | 1.课件出示例4。 2.组织学生观察例4中的图形,引导他们发现图形中的数学信息。 3.通过观察例4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 4.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题时,可以借助割补、平移等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 1.观察例4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内交流并汇报。 质疑:图形有两条边是曲线,怎么计算面积? 3.组内交流并汇报。 (1)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把图形左边的一部分剪下来,利用平移的知识向右平移6格; (3)变成了学过的长方形。 4.倾听老师说的内容,明确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 2.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 |
三、多角度练习,巩固新知。(15分钟) | 1.教材87页“做一做”。 2.教材88页3题。 | 1.先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先独立做,然后组内交流思考过程,最后集体订正。 | |
四、课堂总结。(5分钟) |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教师批注 |
小学数学新教材落实课标新理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至三年级新课程内容
新课程下集体备课的尝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浅议数学课改中的几个优化
如何按新课标标准设计作业
训练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任务分析
赋“老教材”予“新生命”
对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自我解读体会
新课程标准-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
谈新课程实验中的教学体会
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经验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发展思维课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内容标准
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堂新课标的应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内容标准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数学练习?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四个目的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评价研究
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量关系
攻占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制高点——压轴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