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3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案设计课题 | 解决实际问题 | 课型 | 新授课 |
设计说明 | 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规则图形,找出其特点并转化为规则图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下特点: 1.突出课堂活动。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借助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应用意识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突破理解障碍。 四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时,注重直观教具的演示来突破学生在图形变换时遇到的障碍,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看教师演示培养空间想象力。 3.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图形的运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效果检测 |
一、情境激趣,问题导入。(5分钟) | 1.出示例4,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和我们以往的求面积的题有什么不同?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 1.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2.认真倾听老师的导言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 |
二、观察主题图,思考解题思路。(15分钟) | 1.课件出示例4。 2.组织学生观察例4中的图形,引导他们发现图形中的数学信息。 3.通过观察例4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 4.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题时,可以借助割补、平移等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 1.观察例4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内交流并汇报。 质疑:图形有两条边是曲线,怎么计算面积? 3.组内交流并汇报。 (1)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把图形左边的一部分剪下来,利用平移的知识向右平移6格; (3)变成了学过的长方形。 4.倾听老师说的内容,明确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 2.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 |
三、多角度练习,巩固新知。(15分钟) | 1.教材87页“做一做”。 2.教材88页3题。 | 1.先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先独立做,然后组内交流思考过程,最后集体订正。 | |
四、课堂总结。(5分钟) |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教师批注 |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5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31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7.2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20页B组复习题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6.1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35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49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6.2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54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76页练习上面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7.1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23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29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10.3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练习第30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35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复习题第138页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9页A组复习题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61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5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8.2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21页C组复习题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46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复习题A组第41页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7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50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24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8.3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10.4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69页练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