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设计说明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推广,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
1.促进知识迁移,探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通过创设购书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然后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算式该怎样算,从而归纳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总结方法,都是学生经过讨论确定的,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会更好。
2.在比较、推理中实现减法性质的推广。
在比较、推理中可以使数学知识条理化、清晰化。在教学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比较,发现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整数连减法的经验,推理出整数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并通过举例来验证,感悟不完全归纳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筛选信息。
课件出示购书信息表。
小丽、小林和小刚购书情况统计表
姓名 | 购书种类及价钱 | 付款总数 |
小丽 |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 《童话选》4.29元 | 10.74元 |
小林 |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 《神奇的大自然》8.3元 | 20元 |
小刚 | 《少儿绘画ABC》7.45元 《太空漫步》5.8元 《海洋世界》4.69元 | ?元 |
2.提出问题。
看统计表,除了提出一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问题外,你还能提出关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吗?
生1:小刚买这三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2: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需要,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合作解决。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
第一个问题:
方法一 列竖式计算。
7.45+5.8+4.69=17.94(元)
方法二 脱式计算。
7.45+5.8+4.69
=13.25+4.69
=17.94(元)
第二个问题:
方法一 用总钱数依次减去两本书的价钱。
20―6.45―8.3
=13.55―8.3
=5.25(元)
方法二 用总钱数减去两本书的价钱和。
20―(6.45+8.3)
=20―14.75
=5.25(元)
3.观察第二个问题的两种解题思路,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20―6.45―8.3=20―(6.45+8.3)。
生3:我发现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减法。
生4: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生5:我发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数学四年级上期试卷质量分析反思
中考数学几何题答题技巧讲解
2017中考数学题型答题技巧分享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共4课时)
2017中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技巧
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中考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考点分享
中考数学答压轴题答题技巧解析
小学我爱学数学“九九乘法表”大赛最新活动总结
第24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深圳)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如何解答中考数学压轴题呢
中考数学正投影知识点解析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考数学考点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反思 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中考数学选择题答题策略讲解
中考数学考点锐角三角比解析
五年级下册数学《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正负数考点解析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论文交流 数学练习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中考数学公式定理考点分享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2015春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低数组动感课堂--有余数的除法教研反思
中考数学答题解题技巧分享
如何破解中考数学压轴题呢
中考数学有理数加减法考点讲解
中考数学临场答题技巧推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